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 2008年
访问量:40481

专题:环境传播

  • 结构化观念和个人化参与:后物质主义视角下中国公众信息机会、环境态度及环境行为的多层次分析

    刘于思;

    环境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之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极不平衡,应同时从地区和个人层面探索提高公众环境观念和环境参与的途径。本研究以后物质主义理论为框架,基于第六次世界价值观调查(N=2300),对我国公众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层次分析。结论表明,后物质主义的直接效应假设、主观价值假设、客观条件假设对我国公众的环境观念和参与具有不同程度的解释力;公众环境观念主要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治理成效、生态脆弱性等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个体的信息机会、科学态度和社会资本要素决定其环境参与水平。上述发现丰富了后物质主义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细化了个人和地区因素影响我国公众环境态度和行为的差异化机制,阐明了我国民间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地区间差异以及从树立观念到实际参与的双重鸿沟,为理解和促进各地区环境关心和参与水平这一"环境—社会"问题提供了实践参考。

    2016年01期 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被建构的环境风险:雾霾高转发微博的话语表征与权力关系

    李思思;

    社会化媒体发展出多元的风险沟通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公共参与和信息传递,是当今环境风险建构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方法对新浪微博上有关雾霾的高转发微博进行探讨,旨在以此为切入点探究社会化媒体如何呈现与建构环境风险。研究发现,社会精英、主流媒体等传统话语力量仍然主导着风险议题的呈现与建构方式。与此同时,社会化媒体中存在的对抗性解读、碎片化呈现和消费主义逻辑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环境风险议题,使风险自身消解于无形。在雾霾风险的话语建构过程中,话语秩序与权力关系的博弈重构了雾霾风险,影响了大众的风险感知。

    2016年01期 4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文

  • 社会化问答网站的跨文化协作生产与效果分析——以QUORA为例

    周翔;彭雨蒙;

    在Web2.0技术发展的助推下,以数字化形式展开的知识协作生产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以国际性社会化问答网站Quora为研究对象,以跨文化视角探讨文化差异和刻板印象等跨文化因素如何被纳入具体的协作方式与动作中,并进而考察其协作生产效果。通过内容分析辅之以案例分析发现,Quora上常见的协作生产方式包括原始提问、针对性作答、提出质疑、回应他人、表示认同、纠正错误、内容扩充、延伸问题和延伸议题探讨等9种。在知识协作生产中,将交互性、同理心、批判性思维等知识建构的要素更多地展现于协作生产中,有助于协作取得更好的生产效果。不同国别的Quora用户进行社会化问答互动已经营造出一个跨文化交流的环境,而在讨论与某一国家相关的知识时,这一跨文化语境会更加显著,积极地采取不同的交流策略有助于不同国别的用户克服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先入之见等不利于交际和知识习得的因素,进而能够获得更积极的答案反馈。"纠正刻板印象"这一跨文化协作动作所产生的反馈效应显著。

    2016年01期 6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虚拟身份认同的社会基础和身份政治的有限性:对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使用中杀马特亚文化现象的分析

    姚晓鸥;

    本文以2008至2013年间网络虚拟社区中的杀马特亚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基于批判理论的视域,通过访谈、文本分析和虚拟民族志观察来呈现杀马特的亚文化特征。我们发现,杀马特具有产生于网络媒介、反抗主流文化、强的身份认同和识别度以及被城市排斥和隔离甚至同化等鲜明的社会学特征。通过分析互联网中杀马特的兴衰流变,我们希望以此透视新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和社会生存样式诉求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商业化网络中形成的文化身份无法为其现实政治经济处境赋权,相反商业媒体对其亚文化现象具有收编和利用的作用。在城市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需要的是保障其现实政治权利的媒介或组织。

    2016年01期 9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民族认同的建构——以电子娱乐媒体为视角

    谢清果;赵晟;

    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亟须寻求一种民间的、远离政治性议题以弱化冲突与对抗的公共空间,用以重建共同的民族"叙述"并增进两岸间的族群认同,而网络数字空间就提供了这样一种主流媒体之外的选择,尤其是其中的网络电子娱乐媒体所建构的"软公共领域",能够在一片充满尖锐对立情绪的两岸线上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消解盲目的对抗情绪,还以理性的交流与思考。虽然在这样的"软公共领域"中的公共讨论大多止于非政治性的议题,但其对于夯实两岸民族心理最大公约数的作用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2016年01期 10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社交需求、使用经验及技能的微信UGC研究——以武汉市高校大学生为例

    佘硕;丁依霞;

    作为微信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从开始的社交活动到在朋友圈、公众号等上进行微信用户内容生成(简称微信UGC),其对微信的使用(需求、经验、技能)发生着变化,也对相关社会群体产生日益复杂的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微信使用行为与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武汉市大学生微信UGC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交需求、微信使用经验及使用技能对微信UGC(包括UGC频率、UGC丰富程度和UGC原创性)均构成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折射出我国社会年轻一代的社交媒体使用规律,进而为相关企业与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参考与决策支撑。

    2016年01期 11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与政治危机

    于京东;

    从2010年席卷突尼斯及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危机",到2016年土耳其突发的军事政变,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此也形成了新媒体与政治关系的两种观点:"互联网乌托邦主义"强调新媒体的解放性与民主性,而"互联网怀疑主义"则关注新媒体的非公共性与破坏性。本文认为,新媒体的政治成效需要既定的社会因素相配合。成熟稳定的政治体制中,新媒体的参与尽管会造成短时间的对立与分裂,但既有传统与制度规则会确保共同体层面的稳定。而突发性的政治危机下,新媒体的介入会加剧社会群体分化程度,在缺乏成熟机制的政治体系中易酿成严重的共同体危机。

    2016年01期 13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博空间中的性别参与:基于“H7N9事件”微博文本的研究

    金恒江;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对"H7N9事件"微博文本进行研究,旨在考察两性用户在健康议题上的参与差异,以期呈现微博空间中两性发展的新景观。研究结果显示:在微博空间中,两性对健康议题的参与特征不是被定型状态,而是一种弱定型化的表现,即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参与差异弱化,男性与女性的表现趋同,甚至女性参与优于男性。此外,虽从性别参与的角度无法对性别政治做出全面与深度的论述,但以性别参与关照性别政治,进而讨论性别政治的网络延伸与否的问题也得到了一些启示。这些发现不仅能够对中国社会性别的网络景观做出揭示,同时也益于中国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未来发展。

    2016年01期 15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研究生专栏

  • 作为社会动员过程的互联网众筹公益——以腾讯乐捐为例

    陈志聪;秦强;王成军;

    互联网众筹公益项目的筹款过程是一个社会动员的过程。本文从资源动员理论的角度切入,利用从腾讯乐捐网站抓取的数据,考察了影响众筹公益项目的社会动员能力(筹款能力)的因素。本文研究发现:互联网众筹公益项目的筹款能力差异很大,筹款金额与排名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长尾特征;项目自身的属性特点如项目类型、目标金额、项目发起人和地点均显著影响其社会动员能力;对社交媒体使用,能够大大地提高公益项目的资源动员能力,尤其是腾讯乐捐特有的"一起捐"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社会关系网络中强大的人际传播能力,以超线性增长的速度带来捐助人数的提升,从而大大提升项目的资源动员能力。

    2016年01期 17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外倾性人格、使用动机与微信上的自我呈现

    袁蔚然;赵文琪;张艳慧;

    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微信已经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之一。微信用户在微信上通过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人际交流与自我呈现。本文基于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以及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样本为200份,探究微信上的自我呈现与用户外向型人格特征及微信使用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外倾性越高的个体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程度也越高,更适用于"富者更富"理论;不同使用动机的用户在微信上的自我呈现情况也有所差别,情感的需要与用户微信上的自我呈现相关性最高。

    2016年01期 19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空间中的“讽刺”与公共实践:以“雾霾”议题为例

    郑峰山;

    本研究将"网络讽刺"视作网络公共领域中一种充满情感的异议表达实践,基于话语整合的视角,以"雾霾讽刺"为例,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网络讽刺"兴起的社会背景与原因,"网络讽刺"的主要形式与策略,"网络讽刺"的公共意义与局限。研究发现,"网络讽刺"的兴起与繁殖是技术、历史文化、政治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网络讽刺"大致可以分为笑话、恶搞与戏仿、其他形式的讽刺这三种形式,而每种形式的讽刺策略都各有不同。"网络讽刺"的公共意义在于,它可以充当共同体的情感纽带,也是网民实现其公民权的一种实践,同时作为一种"counter-discourse"(逆反话语),它可能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甚至推动政府做出改革。

    2016年01期 21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化问答网站受众信息偏好与分享行为研究——以“知乎”为例

    张烨;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受众对知识的欲求也在发生改变,社会化问答网站应运而生。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了社会化问答网站的受众在评估答案时可能参考的种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化问答网站中受众对"干货"类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的信息更为青睐,而受众对信息的偏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分享行为,对网站和社区的形象正面认知引发了受众更为积极的信息行为。

    2016年01期 23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双边效应:我国电子竞技赛事运营产业商业模式初探

    李树;

    当前电子竞技相关产业飞速发展,其核心产业电竞赛事运营产业商业模式迅速确立并不断扩大其市场规模,其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对其双边市场的合理开发利用。其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应是价值创造、企业价值链结构和盈利模式。电竞赛事运营产业通过与观众共同创造产品内容完成其价值创造,通过上游电竞游戏产品研发或代理运营产生电竞项目,以中游的赛事运营为核心延长电竞游戏生命力、扩大该项目社会影响力,再以电竞赛事链接电竞俱乐部/战队、赛事节目制作、电竞媒体、赞助商,和依靠上述产业的职业选手、比赛解说、电竞主播等组成中游产业结构,而后以下游包括电视频道在内的各大直播平台作为产品最终呈现,佐以文化部和体育总局为代表的政府管理机构和与赛事相一致的各大电竞行业自治协会的自治机构形成企业价值链结构,最后以电竞游戏产权归属为标志,分划出第一方与第三方赛事的不同盈利模式组成电竞赛事运营产业的商业模式。

    2016年01期 255-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媒介经验

  • 区域性都市报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研究——以南京某报为例

    张嵘;巢乃鹏;

    本文以个案分析、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内容市场进入成熟期后,纸媒基于新媒体矩阵项目模式下的内容生产与运营实践要点。研究发现,项目模式的核心是生产具备多次销售可能性、估值可能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其中,全媒型专家型人才是生产主体要素,矩阵型服务平台是生产与运营的起点,以PGC、OGC为主的内容甄选机制配合基于小数据分析的用户关系管理机制是生产运营的重点,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引流变现为生产运营的最终目标。

    2016年01期 26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据可视化报道在数据新闻中的实践——以《卫报》和财新网为例

    张晓雨;王成军;

    数据可视化报道是利用数据可视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生产的数据新闻,具有直观的视觉体验、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较强的吸引力等特点。聚焦于数据可视化报道在中外新闻媒体的具体实践,本文以《卫报》"datablog"栏目、财新网"数据说"栏目的数据可视化报道为例,对数据来源、选题分类和呈现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卫报》,财新网采用的数据来源种类较少,且较局限于政府、媒体、自行抓取三个方面;就选题而言,《卫报》的选题类别更加丰富,在地域关注上更聚焦于英国国外,相较财新网而言对一般性选题操作更多;在呈现方式方面,财新网的交互式信息图的占比更高,但图文配合技能上略逊《卫报》一筹。不可否认的是,财新网的数据可视化报道在内容上、形式上、设计上都正在向世界最前沿水平靠拢。这些研究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新闻实践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6年01期 283-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