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阳忆;张铮;
既有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证明,社交关系是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在新城市建立的地方认同不仅关系到他们求学期间的心理归属,更会影响到他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微信(WeChat)形成的社交关系与大学生的地方认同感存在密切联系。本文选取了在北京求学的200名非京籍大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朋友圈使用强度与对北京的地方认同呈正相关(r=0.17,在0.05水平上相关);关系资本提升是朋友圈使用强度和地方认同的完全中介变量,即大学生对朋友圈的使用可以帮助其积累关系资本,从而提升对北京的地方认同。该研究结论揭示了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是他们在新的城市进行再度社会化的工具,对于理解青年人的社会化及其地方融入具有积极意义。
2014年00期 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朱瑞娟;
社会化媒体给新闻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记者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更是直接关系到新闻生产和媒介议程建构。本研究通过对199位媒体人的问卷调查,采用使用与满足、社会建构主义路径研究中国记者的微博使用,最终发现,尽管记者微博使用与新闻工作紧密相关,但微博还很难说已经成为中国记者的日常新闻工具,而媒介级别、组织政策、职业规范和价值观等因素则在建构着中国记者的微博使用。
2014年00期 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成龙;
以新浪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近年来成为人们进行意见表达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已有的研究中,较少有研究者检验"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适用性。本研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效应是否存在于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和微信)上,并探索了影响用户意见表达的因素。通过嵌入实验操纵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清华大学在校学生(N=387)进行调查后发现,"沉默的螺旋"效应在新浪微博上仍然存在,在微信平台上却并不存在。同时,除了传统"沉默的螺旋"中指出的人口学变量、被孤立的恐惧、用户感知到的意见气候的一致性、用户的自我效能感等因素之外,本研究还发现"留面子"的倾向这一文化因素也会对人们的意见表达产生影响。
2014年00期 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江素珍;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新媒体传播中话语体系的构成及其与话语权力之间的关系。以"话语语境""话语主体""话语内容"等作为话语体系研究的架构,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微博中不同的话语类型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话语构成体系下的话语类型与话语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微博中话语权力的实现模式进行必要的探索与归纳。研究发现,微博中的话语类型与话语权力呈现出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话语权力决定话语类型;另一方面,话语类型又反作用于话语权力。话语权力对话语类型的决定作用是通过构成话语类型的各个要素实现的;话语类型对话语权力的反作用,则体现在有些类型的话语内容与语境能够帮助话语主体获得话语权力,有些类型的话语内容与语境则容易使话语主体失去话语权力。
2014年00期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苏俊斌;孙嘉靖;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关系强度和不同传播方式条件下口碑传播效果的差异。研究主体包括两部分:研究一,在综合Daniel et a1.(2011)、Frenzen&Davis(1990)、Marsden&Campbell(1984)、罗家德与谢朝霞(2008)等前人测量关系强度的量表基础上,开发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关系强度的测量量表,以方便对抽样所收集的三次共481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结果发现,适合中国情境关系强度测量的指标主要为亲密程度、时间长度和互惠交换三个维度;研究二,通过征集志愿者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口碑传播情景实验,探究关系强度与口碑传播效果的相关性,以及传播方式的调节作用。对实验收集到的88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关系强度与口碑传播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然而传播方式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2014年00期 7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袁光锋;
在关于互联网公共领域的讨论中,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主导的范式。这一范式忽视了"情感"对公共领域的建构作用。一些研究开始反思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局限,并重视"情感"在公众和公共领域构成中的作用。本文在这一脉络上探讨互联网空间中的"情感"政治。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情感"表达以及经由"情感"形成的关系。互联网中的"情感"具有仪式性的特征,在仪式中,网民通过相似的情感、语言和修辞结成特定的社群。网民的"情感"虽然具有流动性,但背后也有一些稳固的情感结构,这导致相似的情感表达在不同的议题中反复出现。互联网催生了各类带有"情感"色彩的"诠释社群",它们相互冲突和展开竞争,构成了网络公共领域的重要内容。"情感"与诠释社群的路径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网络公共性的理解。
2014年00期 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2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5 ] |[阅读次数:0 ] - 亓力;
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线上社交逐渐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学者们围绕社交网络使用与社会资本间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研究。虽然当前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使用能对感知社会资本、信息支持及情感支持产生积极影响,但鲜少有研究探讨线上感知社会资本与个人实际调动这种关系资源获取工具性支持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74位参与者通过微信向1332位联系人发出了问卷链接,请求对方帮助填写,笔者根据问卷的回复情况进而探究线上感知社会资本与行动化工具性支持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感知社会资本并不能有效解释工具性支持,但关系强度、使用微信求助的频率以及关系维持行为能积极预测工具性支持。
2014年00期 9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淞铖;
由于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电视等主流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寻求生存之道的同时,电视信任和人际信任也不断遭遇挑战。本文采用倾向值匹配分析方法对新旧媒体使用情况、电视信任和人际信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媒介使用不会对人际信任产生显著影响,电视信任对人际信任的负影响,对电视高度信任的受众更倾向于不相信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收看电视有利于形成受众对电视的高度信任,进而倾向于不信任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互联网使用不利于受众对电视的高度信任,却会增进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信任;手机使用对电视信任和人际信任都没有显著影响。
2014年00期 119-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曹昂;
中西医之争在微博上演变成了一场关于"诊脉验孕"挑战赛,受到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从报纸报道和微博舆论在该事件上的框架互动关系入手,研究科学争议性话题的传播态势、网下媒体框架和网上舆论框架的侧重与变迁,探讨"诊脉验孕"挑战赛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可能性。研究发现,舆论框架显著影响了媒体议程,媒体框架也影响了网络舆论讨论方向,两者之间的框架互动使得科学争议性事件成为科普的良机。
2014年00期 138-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怡;
在互联网环境中,用户对媒介依赖的程度加深。本研究认为:个体的媒介依赖与特定类型的媒介形式无关,而与基于媒介形成的线上社会圈有关。本文通过对Pew Internet中心调查数据的分析,尝试检验这一建设。本文还发现,在现阶段,个人的媒介依赖表现为信息需求与情感需求混合的模式,而信息需求仍占主要地位。
2014年00期 155-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梦溪;
自香港学者金耀基提出"行政吸纳政治"的概念后,许多研究开始以"行政吸纳"解释大陆威权政治下的社会治理;但对于"行政吸纳"概念的前提和内涵,讨论却并不充分。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和概念的再辨析,本文认为"行政吸纳"的根本逻辑是用行政方式消解政治诉求,为此行政体系代偿性地承担了政治职能。基于华东某省的田野调查,本文认为地方网络舆情治理中也存在"行政吸纳"的模式。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意的有序表达和整合,但也显示出行政方式应对网络舆情现实诉求的乏力。
2014年00期 164-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冬驰;孙海峰;
以《笑傲江湖》(于正版)为代表的"叫雷又叫座"现象凸显出"反迷"(即黑粉群体)的强大传播效应及独特的文化气质。本文以"反迷"在弹幕网站上互动观看电视剧《笑傲江湖》而产制的弹幕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话语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结合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探究"反迷"弹幕文本传达的核心话语主题,剖析隐含在话语之下的真实动困。研究发现"反迷"的真实动因是多层次的,以"自我"层面为中心出发,推及"传统道德"和"武侠文化"层面,最后到达极具社会关怀的"社会责任"高度。"反迷"对弹幕网站这一媒介的选择,更体现出"反迷"在新媒体环境下反抗动因的独特性和自主性。中国社会情境下的"反迷"归因与西方的研究结果大不相同。本研究并不能找寻到宏大的对文化工业的抵抗踪迹,却能从社会心理层面捕捉到"反迷"的"生产性愉悦"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宣泄、文化诉求和凸显社会责任的动机。
2014年00期 172-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